學習支援
我們的信念與宗旨
在慈航大家庭內,每一個孩子都各有不同的稟賦。我們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,亦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,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,讓他們能樂於學習、發揮所長。
我們的組織與架構
以校長、課程發展主任、學習支援統籌主任、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及駐校社工為學習支援組核心成員,帶領全校職工,以達致全校參與、全方位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。
我們的計劃與措施
及早識別:
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,持續觀察學生的學習及行為表現,當教師察覺個別學生的學習表現有落後情況時,便需要為他/她填寫量表,並根據學生的情況修訂教學,或轉介給專業人士作專業評估。

照顧學生多樣性
學習多樣性是指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,各有不同的稟賦,性向、才情,智能、喜好也各有差異,而學習經歷、家庭、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因素的影響,都構成他們在學習能力、學習興趣、學習方式等的不同。
所以在慈航的大家庭內,我們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,亦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, 運用多元化的學習材料,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,以配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。
系統及學校組織層面:
靈活調配教育局的支援和撥款,與家長、社區建立夥伴關係,設計全校性政策,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。
課程規劃層面:
由課程小組帶領各科組設計照顧學生多樣性的計劃,使學習表現稍遜的學生及早改進,提升水平,而能力較佳的學生精益求精,追求卓越。
課堂學與教層面:
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特性,因材施教,發展互賴互作的群體精神。
學生支援層面:
延伸時間表輔導能力稍遜的學生,組織校內、外的增潤課程讓能力較高的學生發揮潛能。
2021-2022年度 資訊分享
言語治療師
第一期— 有關與孩子相處時的 溝通技巧
2020-2021年度 資訊分享
教育心理學家
第一期—認識壓力和有效舒緩壓力的方法
言語治療師
第一期—如何清晰地表達訊息
學生支援組
第一期—「提升⼦⼥在家學習的效能⼩貼⼠」
手牽手齊成長計劃:
高年級的學長為低年級的學弟妹進行讀默寫訓練,達至教學相長。
讀樂樂‧寫樂樂計劃:透過活動及遊戲教學,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,寓學習於娛習。
快樂寫意計劃:由家長義工協助低小學生進行讀默寫訓練及伴讀活動。
喜伴同行小組:導師透過多元化的策略及活動,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、興趣及學習效能。
音樂小組:透過有趣的音樂遊戲活動作為介入點,訓練學生的專注及合作等多元能力。
多元化的課堂學習活動:安排適當的學習活動,運用多元策略,讓學生直接參與,透過師生和生生互動,激活課堂氣氛,提升學習興趣。
課後增潤班:增潤班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參加其中,提升學習能力,以達至拔尖補底的效果。
課後功課輔導: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,我們不但解決了功課上的問題,也爭取了時間在回家後進行親子活動。
教師專業發展:工作坊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發展,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。
言語治療學生講座:學生踴躍回答言語治療師的提問,齊齊學習說故事的技巧。
教育心理學家家長工作坊:由教育心理學家分享教導孩子的讀寫策略及心得,家長投入參與,為更有效教導孩子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