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科

總目標


  • 透過佛學科課程,以佛學義理為綱領,與學生分享慈悲、平等、包容、正念智慧、因緣果報等佛法義理,使能明白佛教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的方法;
  • 介紹佛教中具代表的人物和佛教常識,加深學生對佛教精神與義理的認識;
  • 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情操,指導學生明是非、辨善惡、知因果,顯現自利利他的大智慧,及引導學生培養正向思維及價值觀,建立積極的人生觀。


課程特色:


課程方面透過佛陀的利他故事,與學生分享慈悲、平等、包容、正念智慧、因緣果報等佛法義理;而佛教的「五戒十善、四攝六度」,與培養學生樂於助人、有禮、感恩、孝順、尊重等內容是互相吻合的。

在小學的傳統佛學科常規課程使用《正覺大道》課本授課,輔以由本校開發的「小菩提」佛學網的網上教材、動畫、聲效和活動配合佛化教育,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另外,各級再補充推行的「價值教育課」的學習活動,配合動畫故事和日常生活例子等, 加強師生互動,使課堂更為生動有趣。

學科​活動


參與靜修體驗活動   加強學生自我反省能力

各級學生在放學前的靜修時間中,參與淨化心靈的體驗活動,加強學生自我反省能力。透過磬聲引領,讓學生安靜及放鬆坐下,收拾心情,並嘗試回想當天在學校自己做得好的一件事,心裏要欣賞自己、鼓勵自己、繼續努力;另外,要回想一件自己認為做得未夠好的事,心裏想想方法,下次怎樣才以做得更好,立定決心, 加以改善。


主題講講 處世良方

學校裏把校園生活結合佛化教育、生命教育和中華文化價值觀教育,貫串每級的佛化教育主題講講中,幫助學生認識做人哲理,學習為人處事的方法。

 

淨化心靈  洗滌塵垢

學生透過參與浴佛慶祝活動,除了表示對佛陀的尊敬外,藉著以香湯灌沐太子佛像,感恩佛陀降生,讓我們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,通過浴佛,洗滌心中的塵垢,同時也在淨化自己的心靈,洗滌心中的塵垢,去除貪嗔癡等煩惱。

 

喜樂禪修 體驗呼吸 

 學生亦可參與多元智能課程:喜樂.禪修活動,到「靜修中心」j體験行、住、坐、臥等各種淨思(襌修)活動;在體驗呼吸時,學習放鬆'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呼吸的體驗上,讓情緒穩定下來,到內心的安穏與平靜。

 

 


    

網頁推介


慈航學校電話:26486834傳真:26364129地址:新界沙田源昌里一號
© 2023 版權所有訪客人次:8722681
Powered By Friendly Portal System 9.69